01. 品牌
它是一種信息,用讓大眾來識別出某個企業產品或服務。它可以是一個名稱、一個圖案或它們的組合等等。
示例:
品牌名稱:星巴克、耐克、小米。
02. 品牌營銷
用市場營銷方法,讓客戶形成對企業品牌和產品的認知。
03. 品牌定位
在市場定位、產品定位之后,確定品牌的文化特點、個性特點。
示例:
為了區別于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,七喜汽水將自己定位為“非可樂”。
04. 品牌承諾
說清楚品牌是什么、能為消費者做什么。
示例:
OPPO R7 手機給消費者提供的功能之一就是“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”。
05. 品牌聯想
消費者對品牌、產品的聯想。
示例:
通常消費者想到“加多寶”,就想到“怕上火,喝加多寶”。
06. 品牌故事
品牌創立和發展中出現的的、有意義的新聞。
示例:
馬云通過講述阿里巴巴的故事,如十八羅漢、淘寶打假、雙十一等,宣傳阿里巴巴的使命“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”。
07. 品牌聲量
某段時間內,品牌被提及數的總數。
08. 品牌戰略
公司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獲取利潤與價值的戰略。
09.品牌元素
可以識別出、區分出品牌的特殊設計。很多品牌都使用多重品牌元素。
示例:
耐克的品牌元素有鉤形logo、slogan是“Just Do It”,同時有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的名字“Nike”。
10. 品牌共鳴
顧客對品牌產生共鳴、感覺“同步”的程度。
示例:
網易的評論板塊里,大量的精彩留言給大家印象深刻,也上反映了網易的理念“做有態度的新聞門戶”。
11. 品牌人格化
用類似人的性格、態度,表達產品或服務的特點。
示例:
“褚橙”不僅代表橙子本身,而且代表了“勵志”、“不服輸”等人格特質
12. 品牌背書
第三方用明顯或隱晦的方式,確認或贊揚某個品牌對消費者的承諾。
示例:
金六福酒與五糧液集團聯合之后,五糧液集團在無形中為金六福背書。
13. 品牌知名度
如果人們很容易就能想到某個品牌屬于某類產品,那么這個品牌的知名度高。反之,知名度低。
示例:
人們看到“海飛絲”,很容易想到洗發水。那么海飛絲在洗發用品中的知名度高。
14. 品牌美譽度
市場中人們對某一品牌的好感和信任程度。
示例:
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后,三鹿的品牌美譽度迅速降低。
15. 品類分化
按照商品的某一要素,進一步劃分商品所在的品類。針對不同的細分品類,使用不同的品牌營銷策略。
示例:
“汽車”這個品類中,可以化分為“運動型汽車”,比如吉普;“跑車”,比如蘭博基尼。針對這種不同的細分品類,采取不同的品牌營銷方法。
關于品牌傳播的概念
16. 賣點
商品提供的、能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有力理由。
示例:
美圖手機的賣點之一是自拍功能。
小米Note2的賣點之一是雙曲面。
17. 渠道
傳播品牌信息的載體。
示例:
現在的渠道,不僅限于電視、報紙、公交亭等,還有各種之前從未有過的形式,比如,“西少爺”包裝袋,也可以成為電影宣傳的渠道。
18. 公關
利用第三方渠道,為品牌提供有利信息,從而教育、引導消費者。
示例:
媒體報道扎克伯格在北京霧霾天跑步、做22分鐘的中文演講等,塑造 Facebook 在中國的正面形象。
19. 整合營銷
通過內容、渠道、體驗等手段,讓用戶在任何環境下,從各個維度得到的信息,都與自己相關。最后,把這些信息組成一個清晰、可信的品牌印象。
示例:
大鵬在推廣《煎餅俠》時,策劃“北京中關村賣煎餅”、“大鵬進藍翔”等事件,擴大《煎餅俠》的知名度,營造歡樂幽默的氛圍。
20. 體驗式擴散
使用看、聽、用、參與等方式,刺激消費者的感官、思考、行動等,擴大品牌知名度。
示例:
當初吳莫愁在地鐵廣告中的特殊形象,給大家留下非常深的視覺印象,進而讓很多人記住了她當時代言的清華同方筆記本。
21. 自擴散
發出信息的人,無法控制信息的傳播路徑。
示例:
王健林說出“一個億的小目標”之后,網友制作各種改編版本,而王健林已經無法控制這些內容如何傳播。
22. 互動
線上用戶或消費者的行為,包括喜歡、贊、分享、評論等,用于培養用戶的關系、分析品牌策略等。
23. 輿情
在時間或空間內,關于某社會事件,民眾對某些組織或個人的態度的總和。
24. 聲量份額
品牌的媒體投放量占該品牌同類產品的媒體投放量的百分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