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傳播不同的人有不同見地,傳播是信息的傳遞、傳播是變獨有為共有的過程、傳播是通過訊息進行的社會相互作用等等不一而足,不過這樣理解廣告傳播似乎還是稍顯寬泛
就商業角度而言,傳播是把商業訴求傳遞給目標受眾。
無論是線上傳播還是線下活動,抑或是沙雕視頻、互動H5或是追熱點海報,這些渠道或是形式都是手段和過程,都是為了把企業形象、品牌信息或是產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,以期許得到正向的消費者反饋。
是的,傳播確實是一個過程性描述,傳播的兩端連接了商業主體和消費者,那這個過程本身到底是在做什么呢?你可能說是為了曝光、為了說服、為了交互,但就其本質來看的話,傳播是為了這些但又不盡然。
從整個商業活動的視野來看,我們以為你
傳播的本質是締結信任契約。
我們每天嘮叨的傳播要跨界、要有創意,要形成口碑效應,甚至無良企業或代理公司會夸大事實傳播,原因無他,都是傳播的本質使然,事實是客觀的,但價值嘛你是可以帶節奏有溢價成分的!
我們并不是為夸大傳播洗白,也不是讓你在虛假傳播的邊緣作死試探,而是讓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,任何價值判斷都不是憑空產生的,也不是固定或絕對的,而是在一定情境中,基于特定事實形成的!
傳播的本質是締結商業主體和消費者之間長期的信任契約,企業不斷做傳播,不是有錢無事做,而是為了和更多人達成這種信任關系,同時也是為了讓這種關系更加牢固。
混跡廣告行業這么多年你一定也明白,傳播不僅存在于企業和消費者之間,在這個人人皆媒體的年代,每個人都有發言權,這就導致商業主體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契約很容易破裂。
企業或其產品事實是客觀的,但消費者對事實的判定是主觀的,人是社會性動物,對事物的判定會受到自身經驗、態度、偏好或是他人態度、偏好等等的影響。
當下每個人都是媒體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,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極其順暢,這種情況下,企業稍有不慎負面就會被快速放大,甚至一個人的偏失價值判定,很容易誤導更多人的價值判定,進而引發企業負面危機,所謂“造謠一張嘴,辟謠跑斷腿”不是說說而已的。
同時,不同時間或情境下,人對事物價值的判定也是有差別的。
這也就是為什么企業負面出現后,很多人會不去探究事實真相,而是被瘋狂帶節奏,甚至平時的忠實消費者也會粉轉黑分分鐘鍵盤俠氣質上身,后真相時代,態度和觀點的感染力能夠快速引導價值判定。
可見,企業負面危機的出現,根本上來說是商業主體與消費者之間正常的信任關系被撕破,價值和事實失衡導致的信任危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