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品牌,只要用戶持續不斷的付款,就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利潤。這就是互聯網企業講究復購率,零售企業講究周轉率,餐飲企業講究翻臺率的原因。
那么落到
品牌打造層,這個“持續選我”如何理解呢?很多企業對戰略有個誤解,覺得戰略是老板一拍腦門,我們
公司的戰略就定了。
品牌戰略不是從上到下的,也不是從下到上。而是相互融合并且相互驗證的上下互動的過程,所以一個企業的戰略的確定效率,在于領導者管理層與基層銷售層的信息交互效率和真實性。
通過一線的戰術動作的實效性,向上進行思維辯證的驗證,驗證推演之后再進行從上到下的戰術調整實施,PDCA的往復循環。
“戰略來自于可實現的戰術的集合”。也就是說,所有的戰略,都來自于戰術的支持。
所有我們希望品牌強調的概念,都來自于產品所具備的屬性。而為了這種特殊的屬性或優勢,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錢來強化這個優勢。
用阿芙精油品牌來舉例。阿芙主打的概念是“精油行業的秘密,得花材者得天下”。以此強調在精油行業,花材足夠好,那么精油質量就足夠好。而不同精油,最好的花材是在全球不同地方的。比如檸檬精油,好的產地是美國。比如玫瑰精油,最好的產地是保加利亞的玫瑰谷。
所以阿芙精油為了兌現這句賣點或承諾,專門斥資與最好花材產地的種植園進行契約合作。保證當地產的花材,只供應給阿芙。
這說明了什么?
- 賣點不是靠嘴說的,只有真的成本投入,才更有資格主打某個賣點。
2、口號不是隨便起的,口號、賣點、乃至定位是承諾,只有當你有能力去投入,才能叫做承諾。
3、戰略不是拍腦門想的,戰略是自下而上的,戰略的核心是對承諾的兌現能力,戰略是所有可實現的戰術的集合體。
4、口號要想清楚給誰看的,而口號是戰略的具象化體現,沒有戰略,只談口號,就只是空中樓閣,沒啥支撐。
說了很多關于戰略和口號的關系。其實核心是要強調“承諾”。
就像我們去面試或談合作,如果希望對方持續性的找我來做,那么核心是我能夠持續的提供穩定的優質服務。
這個具備可信度的可持續服務能力,就是品牌的戰略。
企業的經營除了品牌打造之外,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?
營銷圈大概是最能創造的概念的圈層之一。
每隔幾年,就會有新的概念熱起來。每個理念的創造者都是一副老中醫的樣貌:只要你按我說的做,立刻就能藥到病除。
于是大家爭先恐后的立刻照本宣科,生怕自己落后。
但我們回看歷史,卻發現所有的理論,可能都需要我們自己吸收過后,來更加理智的判斷,哪些適合我們自身。
保健品吃不壞沒病的人,但對于病人來說,終究是耽誤了治療時間。
營銷圈沒有萬能藥片,所有說的過于絕對的理論,大多是“事出無常必有妖”。
所以說回打造品牌這件事也是一樣。“定位”不一定適合每一家企業,“增長黑客”也不是招聘一個黑客專家就能立刻扭轉乾坤。
當我們在讀書和從理論中獲取知識和信息時,我們都需要同期做好對自身的判斷,以及明確各項事情的分階段,分重點推進。
比如對于一家初創企業,在打造品牌資產,為寫一句品牌口號殫精竭慮時,也許對企業更加重要的工作,是先在其他領域做好規劃。
做好一個最本質的工作,一切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。我們現在做品牌戰略,也是要一切從消費者中來,一切到市場驗證中去。上下互通,內外兼修才是正道。所有企業的成功和
戰略升級都不是一個點的成功,而是各個優勢點的重新組合搭配,以期更加適配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,于混沌中取一線生機,于無聲處暗涵驚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