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快要過去了,可以來聊聊關于跨界的一些事情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因為今年有幸跟隨公司一起,做了很多涉及到跨界的案例。有那種期限短品牌多的,考驗執行能力和協調多方利益的;也有那種跨界品牌之間調性相差較大,考驗平衡話題性與品牌粉絲人群的;還有腦洞驚奇,考驗長時間地磨合和反復推翻重來的;還有更多是為品牌所買單,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后未能出街的…….接觸的多了之后,自認為可以從從業者角度聊一聊關于跨界這件事,所以有了如下文章:
一、跨界的本質
跨界已經從前幾年的出圈手段變成了常規手段,今年我們接觸的很多客戶或多或少有了跨界的案例,或者開始愿意嘗試跨界案例了。當一件事情大家開始更多地討論它的時候,就更容易對它的本質得出結論,在我這里,“跨界
營銷”的本質就是:高效率地進行價值交換。
跨界的本質=高效率地進行價值交換
營銷領域的跨界是一種較高效率的價值交換行為。當兩個或幾個品牌聯合起來,準備一起干點什么事兒的時候,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與對方的合作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,沒有價值交換的跨界,或者沒有交換到品牌需要的價值的跨界是沒有意義的,目的決定方法(關于目的決定方法的理論)嘛。常見的跨界營銷,價值交換有以下幾類:
話題價值:通過跨界,讓我的品牌更具正向話題力了嗎?
影響力價值:通過跨界,讓我的品牌被更多圈層的消費者知道并喜歡了嗎?
渠道價值:通過跨界,讓我的產品進入到更多的觸達渠道了嗎?
調性價值:通過跨界,讓人們對我品牌的調性有了更新認知了嗎?
商業價值:通過跨界,拓展了我的生意邏輯和經濟效益了嗎?(這種就很深了,需要從商業模式層面去考慮)
值得一提的是,交換價值很多時候都不是同類價值的簡單累加,更多是跨界雙方各取所需,共同富裕。比如品牌A產品力很強,它可能需要一個IP B為它賦予某種文化屬性,使它能賣出更高單價;再比如某些經典品牌的產品,用戶基礎好,線下渠道扎實,它需要的可能是找到一個新概念的品牌B,用話題力拓寬它在線上話題方面的劣勢。我方渠道好,換你方的傳播聲量高;我方的會員體系粘性強,換你的話題能破圈;我方產品要做年輕化,換你方在年輕人群體中的高認同……
所以考量跨界的首要問題,其實是目標品牌希望通過跨界這一行為交換哪些價值。畢竟如果來找你跨界的品牌價值實在不對等,那我建議你考慮收費,起碼拿到經濟價值,而有些強勢品牌已經這么做了。